用户名: 密码: 登陆  注册
你所在的位置:首页 >会员活动
会员活动

华系大白猪诞生记——科技中国行·哈尔滨市科技局推动创新案例之一

发布时间:2009-09-28

 

        一谈起自己培育的杰作——华系大白猪,喜悦与骄傲浸满了这位东北汉子的心。

  李玉田,哈尔滨三元畜产实业公司董事长,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猪的故事和关于猪的梦想。公司接待室里,摆满了陶瓷小猪仔,挂满了猪宝宝装饰画。

  “吃了这么多年的猪肉,很少有人知道,中国作为养猪大国,却没有自己的种猪,反而要从国外引进,如兰德瑞斯、大约克夏、杜洛克等等。每年要花费巨额资金。”李玉田说,“近20年,中国几乎没有做过大动物的育种工作,筛选种猪一直用‘谁漂亮选谁’的不科学方式,势必一代不如一代,珍贵的遗传资源不可避免地流失。”李玉田心痛地举例,以前仅存的哈白猪和三江白猪现在也已消失了。

  一定要培育出纯中国的种猪!他暗下决心。

  1998年,李玉田博士毕业后,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毅然回国,以股份制改造了一所43年历史的老国营种猪场,建成现在的三元畜产实业公司。

  “培育一个品种绝不是一个企业和一个人能做到的,资金问题、猪群问题、遗传资源问题……困难很多。”当年的艰辛他依旧历历在目。

  同样咫尺的还有颇多感动。最初,哈尔滨市科技局组织人员到三元公司调研,当场决定支持李玉田培育中国自己的优良猪种。“说真的,钱在其次,精神支持才是最重要的。很快获得了23000元归国留学人员基金,我第一个反应就是告诉我在日本的导师,政府正式开始支持我了,我能在自己的祖国发展自己国家的品种了。”

  随后,专项基金、项目支持、技术支撑,哈尔滨市科技局甚至还帮忙找来了合作伙伴:东北农业大学、哈尔滨兽医研究所、黑龙江省农科院……但凡用得着的资源,全都聚拢过来。李玉田和他的公司,从单打独斗的境遇中走出来,有了强有力的托举。

  “从那时候开始,每年科技局都会问我们有什么困难,有什么创新思路和想法。年年如是,从未间断。”李玉田说这种托举的感觉不站在他的角度是无法理解的。

  “认准了是先进的,具有广阔市场需求的,我们就要支持。尤其是重大高端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填补我们国内空白的项目,我们更要坚定不移。”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儿,从哈尔滨市科技局李凯英局长的话语里也能读出一二。

  明亮的猪舍干净卫生。一头头种猪如同家养宠物,白净的皮肤,健壮的体魄,修长的身材,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——华系大白猪。

  “它们要在这里上完小学,中学,甚至要读完大学,之后才能毕业出去工作。”李玉田打趣儿道。这些优良的种猪,被他比作正在读书的高材生。

  猪舍的一角,消息栏上记录着购买者的信息:“满洲里张冠良20头”“榆树村刘建平23日取”……华系大白猪正以每年5000头种猪的速度推广,还有1200多头送出了国门。

        点  评

  “有点儿创新就支持!”

  哈尔滨市科技局强力推进高科技名牌产品战略,在研发高技术、高附加值拳头产品的同时,着力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叫得响的“哈尔滨品牌”。华系大白猪的选育成功就是生动一例。

  像华系大白猪这样的大动物育种,长期以来缺少市场利益驱动,加之耗费时间长,投入资金大,一断就是20年。哈市科技局却很执著。“李玉田要培育我们自己国家的种猪,是有利于民族的好事,是有利于百姓的好事。为此一定要支持,而且要做好跟踪和服务!”局长李凯英是这样说的,科技局也是这样做的。如此这般也就不难理解,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猪为什么会在这里问世,首例绿色荧光转基因猪为什么会在这里诞生。华系大白猪选育成功,又不是仅此一例。对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,那些提升学科整体水平的,那些突破重大高端关键技术的,那些具有广阔市场的,哈市科技局发现了就一定会抓住不放,锲而不舍。

  比如,小型飞行器的研究,全国唯独哈尔滨一家,从攻关到产业化,他们始终如一地跟踪服务;比如,由大学大所和企业共同承担的国产炭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,连续3年给予重点支持。再如,疫苗优化生产工艺、优质疫苗原辅材料开发、生物菌种引进培育和发酵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,都是在市科技局关心支持下一一攻克的。

  “有点儿创新就支持!”这是企业赞扬和感谢哈市科技局的原话儿。